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工作动态 > 媒体报道

福建:霜降养生正其时 专家详解节气健康之道

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福建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 : 2025-10-23 17:30

  “学习强国”福建学习平台10月23日电(记者 黄伉玎)“霜降向人寒,轻冰渌水漫”。23日,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在福州召开“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”系列新闻发布会,聚焦霜降时节的健康养生。会上来自中医药管理、临床医学、气候研究等领域专家,从文化传承、气候特点、疾病预防等多角度,为公众提供科学实用的霜降养生指南。

 

霜降养生:融合古今智慧,顺应天时

 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、二级巡视员钱新春以诗意的语言开启分享。他指出,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标志着气温显著下降、秋燥加剧。从《黄帝内经》“天人相应”思想到南北民俗,养生智慧一脉相承:北方“补霜降”注重固本培元,南方“食柿润肺”强调滋阴润燥。福建本地习俗如“霜降药浴”“四神鸭汤”,更是中医“健脾祛湿、防寒固表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他呼吁公众以节气为纲,通过饮食、运动、防护的综合调理,构建立体健康防线。

 

气候特点:昼夜温差大,防燥保暖并重

  福建省气候中心工程师吴政秋分析,今年霜降期间(10月23日至11月6日),福建气温略偏高、降水偏少,昼夜温差显著,秋燥突出。他建议公众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,尤其注意关节保暖,佩戴护膝、护腰;饮食上多选用银耳、百合、山药等润燥食材,避免生冷伤脾,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羊肉、生姜以促进血液循环。

 

疾病预防:重点人群专项指导

  针对霜降高发疾病,专家们给出具体建议:

  在呼吸系统防护方面,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李蕙提醒:“风为百病之长,海风常夹带燥邪与湿气,首先犯肺。”她建议做好颈部、背部和足部保暖,推荐饮用紫苏叶或生姜泡水预防风寒感冒。

  对于心脑血管健康,厦门市中医院执行院长常静玲解释道:“霜降后自然界阳气由‘收’转‘藏’,若人体内素有痰瘀,加之寒邪外束,易诱发中风。”她推荐日常饮食加入山楂、黑木耳等食材,同时分享了两款养生茶方——决明子菊花茶和三七丹参茶。

  在儿童健康方面,李蕙主任特别强调“护好小肚子”的重要性:“海边玩耍时,即使气温不低,但海风带着湿寒之气,极易通过肚脐侵入,导致腹痛腹泻。”

 

食疗药膳:滋阴润燥,健脾养胃

  民间素有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,这是因为霜降时节脾胃功能较强,此时进补更易被身体吸收和储藏。常静玲院长顺应节气,向公众推荐四款药膳:

  四神栗子汤:由茯苓、山药、莲子、芡实及栗子组成,可健脾祛湿,补气养阴以御秋燥,强脾胃以护肺,性质温和,不易上火;

  花生红枣莲藕汤:由莲藕、花生和红枣组成,性味平和,能有效缓解秋燥,健脾开胃;

  山药枸杞粥:山药与枸杞同煮为粥,能健脾益胃、滋补肝肾,对于改善秋乏、提升精力大有裨益;

  沙参玉竹老鸭汤:沙参、玉竹,加上鸭肉,能滋养肺胃之阴,且利水不助湿,是秋季清补的佳品。

作者:黄伉玎

  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福建学习平台

附件下载: